今年是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第6年做行业十大预测。2023年,受市场信心不足、地产深度调整等影响,水泥企业竞争更趋激烈,行业效益持续萎缩。我们提出的水泥需求下滑、错峰力度加大、企业加快转型等均已应验成真。今年我们将持续勤勉尽责、再接再厉,继续分享对2024年水泥行业、市场和企业发展趋势的预判。
一、需求继续下降打破平台期
土地成交和新开工面积降幅较大掣肘下,地产投资延续弱势,地产端水泥需求仍将下降,“稳增长”政策要求下基建持续发力,但对水泥需求拉动边际走弱,难以对冲地产疲弱带来的需求下降。我们预计,2024年水泥产量下降至20亿吨内,打破平台期。
二、熟料产能稳中趋降过剩矛盾更趋尖锐
2023年全国共点火16条水泥熟料生产线,产能合计2347万吨,退出36条,涉及产能2870万吨,年末实际熟料产能17.8亿吨左右,较2022年净减523万吨。2024年超28条(产能4200万吨)新线计划投产,尽管实际进度可能仍不及预期,但需求下行背景下行业过剩矛盾将更趋尖锐。
三、错峰生产力度从紧调节效果日渐式微
错峰生产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举措,曾在调节行业供需关系、维持价格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2022年以来,面临行业需求下滑和激烈的市场竞争,错峰力度加大但收效甚微,预计2024年这种效应仍将持续。
四、市场竞争成本为王退出企业继续增多
2023年受行业效益进一步萎缩影响,破产、退出企业明显增多,市场产品同质化背景下,低成本成为水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,预计2024年以缺乏矿山资源、管理效率低、经营效益差等代表的高成本企业将进一步退出,企业数量将持续减少。
五、行业效益仍将低位非水泥业务贡献提升
我们认为,在需求偏弱、过剩严重制约下,2024年全年水泥价格均价较2023年仍将下移,行业水泥业务利润将进一步下滑,但随着行业上下游链条延伸和转型加快,骨料、环保以及新能源等非水泥业务利润增加,贡献度将持续提升,但行业利润整体仍将较低,难有明显改善。
六、碳市场建设加快水泥行业纳入提速
水泥行业是仅次于电力和钢铁的第三碳排放大户,减少水泥行业碳排放对实现“碳达峰”、“碳中和”目标意义重大。目前水泥企业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减碳工作,建设人才队伍,盘点碳资产,深挖数据体系,水泥行业碳市场建设进程加快,预计今明两年将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。
七、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持续优化
集中度高、竞争格局良好是水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,最近几年水泥行业在集中度提升方面进展不大,目前前十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在59%左右,和欧美发展国家有较大差距。随着市场压力的加大,低效益企业加速退出市场,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升。
八、拓宽产业链条持续进军新能源
水泥及其上下游产业骨料、商混严重过剩已是不争事实,开辟新业务、抢跑新赛道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。长远来看,光伏发电、绿色储能等新能源业务前景光明,但水泥企业涉足较少,目前水泥行业光伏发电装机量1GW左右,占比较低。预计2024年水泥企业将在新能源领域继续加大投入,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。
九、海外业务表现亮眼龙头企业优势明显
2023年,国内水泥业务利润微薄,不少企业纷纷瞄向海外寻求破局,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优势明显,成绩斐然。华新水泥完成阿曼、南非以及莫桑比克水泥企业收购,西部水泥非洲业务贡献提升等等。2024年,随着龙头企业海外产线建成投产,预计海外业务仍将持续发力。
十、智能浪潮此起彼伏数字赋能夯实内功
随着我国水泥需求的不断下滑,水泥企业间的较量开始转向“拼内力”阶段,依托数字化实现技术和管理升级,持续降低能耗、污染物和碳排放,继而提高运营效率、降低生产成本,最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是水泥企业应对挑战的关键。“双碳”政策和行业低效益硬约束下,预计2024年水泥企业将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赋能步伐。
此文章来源于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一堂凝聚人心,坚定信念的实效课程。 一次激发内驱,解锁潜能的难得机遇。 一套洞察市场,趋势预判的实用工具。
企业进行培训,是为了团队更新思想观念、转换思维方式、提升工作能力和绩效、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,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,而实施有计划、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。是提高管理水平,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。 怎样才能做好员工培训呢? 中国建材商学院,作为长期为全国建材行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,分享三点心得,供参考。 一、有人负责、做好计划 要指定相对内行的人员负责企业培训工作,以保持培训
4月30日,贵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期营销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束。 贵州天山水泥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博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,强调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培训对于打造营销队伍,提升业务能力,推动公司发展的